本站简介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 九月 09, 2022 这是一个搬运站,一册合订本,有时候也表达一些观点,写一些随笔。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 HipHopMan2023年8月30日 11:52crazy回复删除回复回复添加评论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的启示,中国重蹈更惨的覆辙|转载 - 十月 14, 2023 由于日本是低欲望的鼻祖,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事情,大致都能在过去的日本找到原型。 所以搞清楚日本经历过的事,对了解我们正在经历什么,和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很有借鉴意义。 一、重建→腾飞泡沫 日本泡沫经济,指的是上世纪85-90年代,日本经历过的一场虚拟经济高速膨胀的时期。怎么形容呢,大概就是钱随便花、东西随便买、喜欢的女孩随便追…… 这样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 得从二战后期美军扔下的两颗原子弹说起…… 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1945年底,开始非军事化的经济恢复; 1947年出现第一波婴儿潮——“团块世代”; 1950年韩战,“特殊景气”时代开启,军工生产恢复,美国的大量订单及投资,惠及了各个行业。 此后,日本走上了飞速发展的直通车,一发不可收拾。标志事件有: 1、东京塔从开建到完工,只用了1年半,是当时世界最高塔,也是日本战后信心恢复的重要标志。 2、1959年,平民出身的美智子与当时的皇太子(后来的明仁天皇)大婚,美智子成为日本民众的精神偶像,开启“日本梦”的新时代。 3、1960年,日本国会通过“美日安保同盟条约”,城市化开启,大量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从各地涌入东京。 在大城市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通勤“高峰期”,甚至衍生出一种职业叫“推屋”,就是专门负责把人给硬塞进地铁的工作。 再后来,又有了“剥屋”的工作,负责把挤上去的人给拉下来——“别上了,别上了”。 4、1964年,东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日本人真正找回了自信! 5、1968年,日本成为了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生产的汽车、电器、电子消费品行销全球,并且在与美国的贸易中长期保持顺差。 6、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示日本的工业科技。当时人气最高的是“自动洗人机”。 经济飞速发展也伴随着严重的工业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得日本人疯狂囤积卫生纸。 不过瑕不掩瑜,日本经济仍然在80年代走向高潮。 以上,大致捋了一遍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不得不提的是,日本的迅速崛起,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1940体制”。 这是一种战时动员的举国体制,核心要素包括以银行为中心的间接融资体系、垄断大企业主导重工业发展、打土豪分田地。 温铁军老师曾分享过一个观点,他说二战后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基本实行的都是国家主导... 阅读全文
深度探讨中国当前的一个社会现象——内卷|转载 - 十月 19, 2023 这篇推文将具体阐述如下问题: 1、中国内卷的本质。 2、内卷与996、躺平、阶级固化、高房价等一切负面词汇的联系。 3、尝试探讨解决内卷以及996、高房价等相应的方案。 先简单抛出结论,用于太长不看的人: 1、内卷的本质,是社会进入存量竞争后,上层社会不断占据吸纳大量资源的同时,关闭上升通道以及资源的逆向流通,导致中产阶级与下层阶级,或者说广大无产阶级人员被迫争夺越来越少资源的现状描述。 2、结合内卷本质,大家就会发现,内卷是现时代导致各种负面词汇的源头,诸如高房价、996、躺平、阶级固化,以及各种职场内部负面传闻的源头。 3、解决内卷及其衍生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资源的合理流动,一个是中下阶层的牢固保障,再一个则是整体资源的扩大化,简称“做大蛋糕”。 一、中国内卷的本质 之前网络上流传着一张“中国九大阶层示意图”,具体阶层划分如下(整篇推文就是从这个阶层划分说起): 1层:以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和2层的区别在于,1层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层没有。 2层: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部分大权贵、大富商、大银行家为代表。和3层的区别在于,2层能够影响国家政策,3层不能。 3层: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家、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为代表。和4层的区别在于,3层能够影响一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层不能。 4层: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生、名律师、中等企业主之类为主。和5层的区别在于,4层和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层没有。 5层:以小企业家、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教授、中等职业经理人、二三线明星、律师、工程师等。和6层的区别在于,5层有自己的事业,6层没有。 6层: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和7层的区别在于,6层有一定的上升空间,7层很难。 7层: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人员、小个体户、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和8层的区别在于,7层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层不能。 8层: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和9层的区别在于,8层能够自食其力,9层不能。 9层: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为代表,以城市的基本生活标准要求,这些人在城市基本上不能自食其力。 在... 阅读全文
豆瓣评论|《稀缺》读后感|转载 - 十月 14, 2023 贫穷导致的精神匮乏的具体缺陷。 关键词:管窥效应、习惯性透支、没有余闲、带宽不足 管窥效应:管中窥豹的管窥。通常人们在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会变得更为专注,而因注意力过度聚焦会导致的判断力下降。具体的表现通常形容为:短视、鼠目寸光。 首先解释下(资源)极度匮乏下的专注。 下课的前五分钟,每次看表前总觉得过了很久很久,实际上却不到一分钟。 有急事的时候开车,前面的车像似在散步,红灯读秒度日年。 这种过度聚焦会也带来一些好处 下课前收拾的桌面前所未有的整洁 急事中的驾驶技术堪比职业选手 最为直观的感受是在儿时:暑假作业 暑假在玩儿了59天后,一想到明天没交作业会狗带。 于是咬牙含泪,紧握救命之笔,从黎明到迟暮,60天的作业一天做完。 (擦干眼泪后,我都被我自己的潜力惊呆了) 注意力过度聚焦会导致的判断力下降:管窥。 我们将会只关注眼前狭窄范围内(眼前利益)的紧急事情,其余的重要事情都被会被抑制。 一个童话故事: 富人想帮穷人脱贫,送他一头牛,叮嘱他好好开荒,播种插秧,秋后就能脱贫。 穷人满怀希望,过几天就把牛卖了,然后买了几只羊,吃一只,留几只生小羊。 再过几天羊吃到还剩一只,犹豫了下,卖了,换鸡,吃几只,留几只,鸡生蛋蛋生鸡还更快。 终于,鸡吃得差不多了,穷人也崩溃了。 当然,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说一说前时间饭桌上的事儿: 有一个朋友A在某地投资了一部分土地。 但是当地的村民条件不太好,居住、交通很是不便。 于是他自己出钱,帮当地村民修路修房。 逢年过寿,给当地老人发钱送礼,一个不漏。 就这样貌似其乐融融过了一些日子。 前段时间另一位朋友B过去做客,A想干脆弄一些土味儿招待。 就安排人去村民那儿收购些土味儿。 一问傻了眼:土鸡120一斤!野兔150! 问了价不买还不行,一种霸王硬上弓的节奏! 更气人的是村民的原话,大意是:你丫这么有钱,一百五六都还要讨价还价,真TM丢人! 于是,朋友A把工作彻底交给下属,非必要绝不踏进当地半步。 村民们也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突然想起了一个俗语,越想赚钱,越赚不到钱。 管窥效应发生时不但要求他人的时候非常严苛,对待自己的时候更不手软。 比如以上:读书不是唯一出路。 后者因孩子成绩不好而辍学,辍学节约了当下的教育成本,但几乎切断了孩子脱贫的出路。 这不是变相的断子绝孙? 还有... 阅读全文
crazy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