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讨中国当前的一个社会现象——内卷|转载

 这篇推文将具体阐述如下问题:

1、中国内卷的本质。 2、内卷与996、躺平、阶级固化、高房价等一切负面词汇的联系。 3、尝试探讨解决内卷以及996、高房价等相应的方案。 先简单抛出结论,用于太长不看的人: 1、内卷的本质,是社会进入存量竞争后,上层社会不断占据吸纳大量资源的同时,关闭上升通道以及资源的逆向流通,导致中产阶级与下层阶级,或者说广大无产阶级人员被迫争夺越来越少资源的现状描述。 2、结合内卷本质,大家就会发现,内卷是现时代导致各种负面词汇的源头,诸如高房价、996、躺平、阶级固化,以及各种职场内部负面传闻的源头。 3、解决内卷及其衍生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资源的合理流动,一个是中下阶层的牢固保障,再一个则是整体资源的扩大化,简称“做大蛋糕”。 一、中国内卷的本质 之前网络上流传着一张“中国九大阶层示意图”,具体阶层划分如下(整篇推文就是从这个阶层划分说起): 1层:以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和2层的区别在于,1层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层没有。 2层: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部分大权贵、大富商、大银行家为代表。和3层的区别在于,2层能够影响国家政策,3层不能。 3层: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家、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为代表。和4层的区别在于,3层能够影响一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层不能。 4层: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生、名律师、中等企业主之类为主。和5层的区别在于,4层和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层没有。 5层:以小企业家、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教授、中等职业经理人、二三线明星、律师、工程师等。和6层的区别在于,5层有自己的事业,6层没有。 6层: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和7层的区别在于,6层有一定的上升空间,7层很难。 7层: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人员、小个体户、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和8层的区别在于,7层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层不能。 8层: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和9层的区别在于,8层能够自食其力,9层不能。 9层: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为代表,以城市的基本生活标准要求,这些人在城市基本上不能自食其力。 在这种阶级划分下,前三层属于中国的上层阶级,如果将这三层的所有人汇总起来,他们主要包含: 1、实权大官员(代表人物不用多说) 2、超级大厂的老总(代表人物:马云、马化腾、王健林) 3、国内几大银行高层,电网、烟草等垄断国企高层管理者们(实际上这个层级同第一条) 上层社会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们拥有制定或者影响一片地区政策的能力,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第四层及以下的资源向前三层吸纳聚集,并让第四层及以下阶层的资源变得越来越少。 尽管上层社会中,顶层设计者大多是从国家角度考虑的,和老板们的目的明显不同,但是无形之中,他们也会促成资源向上层的定向流动。
而正是这一特点,使我们得以解释内卷的本质,并解释以下现象: 为什么房价越来越高? 为什么广大劳动者过着996的生活,薪资提升的同时,觉得自己过的不幸福? 为什么自己和身边人越来越累,鸡娃层出不穷,职场环境不断恶化? 为什么很多中小企业老板抱怨创业艰难? 为什么企业无论是基层的工程师还是基中高层的主管经理总监们,都在抱怨自己很累? …… 首先,大家现如今会普遍认同以下两个观点: 1、中国已经度过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存量社会 尽管中国多次强调产业升级,内外循环,一带一路等多种国家政策,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政策并没能让中国逆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已经度过发展红利期的现实。 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进入停滞期,基础科学达到人类智慧极限,难以突破,新的风口难以出现,各大行业垄断导致创业环境恶化,中国已经进入存量社会阶段,社会资源固定或者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增加,并且资源流动性变差。 这意味着,阶层的提升不再可以依靠高速发展阶段的创新创业、蛋糕做大,而是依赖于从他人嘴里虎口夺食,以个人更加优势的条件抢夺他人资源,让自己的阶层得以上升。 2、越往上,阶层跃升越困难 理论上,教育仍然是阶层跃升最容易且最为可控的方式,一张名校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证,可以确保你稳定在第六层及以上,就算以后躺平任嘲,这个人也可以确保自己社会中层的位置。 而从第六层向第五层跃升开始,跃升的难度大大增加,并且超过个人可控的范围。 一个第六层的人,跃升到第五层,比如成为大中型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成为实权科长或者调研员职级,成为小有成就的自由职业者,或者二三线城市拥有几套房的房东,除了个人努力外,还需要很多场外因素,例如,只是因为都喜欢养猫就赏识你的贵人;继承自父母的拆迁房或者成为房东的固定资产;在体制内熬资历十几二十年的好身体和好心态;某事件爆火后出现的百万粉丝UP主…… 而成为第五层级后,除了极个别拥有远大理想和崇高信仰的人,家庭资源丰厚可以轻松再度跃升层级的各种二代,或者事业心比天高的工作狂以外,绝大部分人不会再选择向更上层级追求。人们更多的,是想办法将第五层的层级稳定一辈子,并在第五层级中进行挪腾,去到同层级更舒服的位置。 比如,某大公司中层卖股票离职,加上自己996的积蓄在某房价洼地的二线买了几套房,当起了房东; 再比如,某大厂年薪大几十万的中年员工,三十五岁压线考取家乡公务员,并兼职独立APP开发工作等…… 这些都是想办法稳定层级,规避同层级风险并寻求更惬意生活的典型代表。 在存量竞争下,谁能掌握话语权,或者说有分蛋糕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话语权意味着这个层级有能力将资源调动给自己的层级,或者设置规则,让资源的分配变得对自己有利,这也是大家通俗所讲的一句话:做蛋糕的不如分蛋糕的。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的中国,制造业等偏技术和工艺类的工作出现不可逆的人才流失,而公务员重新成为我国上好职业的原因之一。 在九大阶层的划分中,前三层的上层社会人士,他们可以以各种可行的合法方式,实现资源的定向流动,并将资源锁定,防止资源再向下层流回。这些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通过政策制定,实现资源定向流动。 这条路曾经在一些贪污腐败的高层官员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并引起了很大的危害性,同时遭到了沉重打击。 不过,在合法范畴内,高层官员也可以通过正常的政策制定和落实要求,让资源定向地向某行业、某地区流动,而这些行业和地区往往在自己层级可以寻找机会的范围内,这就使得资源成功流到了自己更容易控制的地方,并从中寻找机会、获取资源。 最基本的,机关发布政策并获批,自己在单位附近盖个重点中学、三甲医院之类的,这个难度并不大。而且城市多了一个重点中学或者重点医院,利国利民,基本没人反对。这是合法可行的,而且政策的制定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符合中国的发展方向,同时普通百姓也可以吃到部分发展的红利,是一种双赢的做法。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更多的资源流向了上层社会,只有少量资源流向了中下层,这是任何顶层政策在落地时都会出现的问题。 2、通过已有的大量资源,榨取中下层,或者说无产阶级的资源,实现资源向所属层级的暴力获取。 这是广大劳动者广泛抨击,也饱受批评的方式。 同时,马克思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深刻指明了这种资源获取方式的内部机制。 资本家们通过已有的大量聚集性资源(比如某云的四十大盗,某马的鹅厂等),以过度剥削(例如现在的加班文化,996制度,垄断等)的方式,让员工在缺少话语权的情况下被迫接受过度压榨,贡献尽可能高的剩余价值,使得员工看似拿着一个月上万甚至几十万的年薪,实际上大部分的价值和产生的资源都被上层社会拿走,而上层社会分享给中下层社会员工的少量资源,再通过各种生态循环回上流社会,并不再流动下去。
典型代表就是各种消费主义的广泛宣传,比如,996劳动者沉迷的各种手游氪金,电商平台上的双11双12和618活动,毫无实际用处的轻奢品牌购买等等。 对于同属无产阶级的中小企业主也是如此,大企业通过垄断行业资源的做法,让中小企业主的创业环境十分堪忧,从而被迫接受“被收购→再度打工”的命运,而这也会震慑广大劳动者们,让劳动者们不再敢做类似行为,被迫继续接受大厂的加班工作制。 总的来说,通过阴谋阳谋等各种方法,上层社会有的是方式,让社会资源向上层社会定向流动。 并且,在上层社会中通过竞争、政策等方式内部分配,不再流回第四级及以下的中下层阶层,而这就导致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随着存量社会的进入和时间的流逝,中下层所拥有的总体社会资源变得越来越少,中下层的内部分配变得紧张。
而这时,上流社会再采取一些非常隐秘但是高明的做法,让中下层级的广大无产阶级人士,认识不到这种自身阶层所属资源总体变少的现实,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构建人为的信息差,让无产阶级认识不到自己所处的现状。 典型做法就是各个大型企业都拥有的一些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比如马云的四十大盗,由于阿里性侵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如果大家搜索过马云在阿里被反垄断铁拳处罚之前的视频,就会发现,马云曾经用自己非常优秀的口才,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洗脑文化,灌输各种隐性思想,让员工无形当中受到影响,从而变成他的工具人。 比如,向社会输出人才,工作996,生活669等等,实际上,这是各行各业大厂惯用的套路。 不只是互联网的文化,其他行业也会通过素质拓展等方式,灌输各种服从和压榨文化,从而让员工死心塌地的无偿加班。同时形成强烈的自卑感,让自己的自我评估下降,自认为离不开那里,从而永远接受被剥削压榨的命运。 另外就是各式各样的糖衣炮弹,通过一些小恩小惠,让无产阶级忘记了自己实际的境遇。很多互联网从业者都喜欢大厂的各种小恩小惠,比如免费的零食、并不健康的人体工学椅、晚十点下班后的打车报销等等。然后,他们就忘了自己晚上十点才下班,一天工作十二小时的现状,只记得公司的各种小恩小惠了。 2、刻意规避信息中不利的地方,只把信息中好的部分展示给无产阶级。 典型代表就是各种激情澎湃的宣传,比如基建狂魔。 由于上层社会可以掌握媒体,因此他们可以让媒体只发布中下层阶级喜欢看的内容,可以规避掉他们不爱看的东西。 他们只会告诉你大工匠创造的各种大国重器,却不告诉你他们没给工匠们提供优厚的薪资福利、好的配套生活环境、可见的升职加薪等; 他们只会告诉你基建狂魔的各种桥梁道路设施多么美丽,却不告诉你从业者即使清华土木毕业,仍然过着007到处出差颠沛流离的生活。 记得之前深圳拍摄了一部争议满满的宣传片:奋斗者,不寂寞,就是用了这种手段,只不过拍摄方吃相太难看,无产阶级一眼就可以识别。 3、通过各种手段,在中下层无产阶级内部塑造对立现象,从而将矛盾转移。 中产阶级的说法就是来自于上层社会的最大骗局,除了工资高了点以外,根本没有改变自己打工人的现实。然而,偏偏大部分人相信了中产阶级的说法,并且将自己标榜为精致的中产阶级,并鄙视那些赚钱不如他们的人,将自己与无产阶级对立起来。 另一个主要方式,就是预留一个进入上层社会的小洞,并告诉中下阶层的人有上层社会的晋升通道,让无数中下阶层的人为了这个可能成为人上人的机会,内部对立起来。 至于这个小洞人能不能钻过去,上层社会的人不说,中下层的人也不敢问。 通过各种手段,中下层阶级内部就形成了对立矛盾,从而忘记了本来存在的根本性矛盾。 现在我们知道了,上层社会通过各种方法,定向地将资源从其他层级吸引到上层社会中,或是通过政策引导,或是通过资本掠夺,并且以各种洗脑文化,让中下层的无产阶级更慢认识到这一现实。 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上层社会的资源变得越来越多,就算上层社会人士同样需要内部消化竞争这些资源,但是源源不断的资源积累,使得上层社会并不担心分配问题; 而中下层的无产阶级掌握的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因为资源是流向上级的,而且以内部消化的方式,不再流回中下阶层,实际上这就是很多人强调的贫富差距拉大,资源过于集中的背景因素。
那么,内卷的本质是什么呢? 随着中国进入存量时代,当中下层所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以后,中下层(第四层及以下阶层)的广大无产阶级人士,为了那些本就逐渐减少的资源,自然会进行激烈的竞争。 就像大饥荒时期,人们为了能多吃一口粮食,会大打出手或者卑躬屈膝的悲剧一样。 而中下层无产阶级人数众多,为了在资源逐渐减少的现状下活下来,绝大部分人只能采取常规做法,那就是:尽可能提高自身条件,占据有利位置,或者采取非常规手段,在已经荒芜一片却仍被上层吸血的中下层级中,吃到那么少许一点点的蚊子肉,而这就是对内卷本质的概括! 二、内卷与996、躺平、阶级固化、高房价等一切负面词汇的联系 这一段,我会具体描述下,内卷与目前社会各种负面词汇的联系,也可以理解为,我尝试用内卷来解释现在发生的各种负面的社会现象。 由于中下层的资源是不断被上层社会吸纳走的,而且中下层的资源流失速度,远超个人努力能积累的资源速度,这就使得中下层积累资源最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时间。 同样的学校和学历,如果你比别人早毕业几年,可能以后你就是那个第五层的中层管理,而相同学历的人只能当一辈子的基层员工; 一个上好的大企业高管,位于社会阶层第四层的位置,当被一个十几年前毕业的普通二本本科生占据后,后来毕业的人哪怕是清北本硕博,由于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限制,他们再强也拿不到那个绝佳的第四层位置,只能乖乖听这个高管的话。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会逐渐被上层社会吸纳的更多。此时,后来的高素质人才们已经没有本该适合他们的资源供他们分配了。 这时,高素质的人才们只能选择一种不算坏但是却不得已的做法:向下兼容,去抢低维度的,素质不如他们的人的资源。 这就是我们现如今看到的各种匪夷所思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社会现象: 清北硕博扎根街道办;人大武大毕业生扎堆烟草卷烟流水线;工地上干活的基层工程师,从专科生变成了同济甚至清华的硕士;制造业工厂中曾经那些只需要专科生值班、倒班、加班的岗位,现在不分男女,大部分是985、211、硕士、博士们在干。 和这些高素质来自名校却工作内容极其低端的基层工程师们相比,他们的直属管理者们,年龄往往只比这些高素质人才们大三五岁,学历只有普通本科,快速学习和胜任工作的能力更是远不如他们。 但是因为早进入社会几年,便能占据更多的资源,让这些高素质的人成为他们宣泄和转嫁矛盾的对象。 当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时,为了占据分配的有利位置,内部分配也自然会出现尔虞我诈的局面,具体反映就是现如今整体环境已经极度恶化的职场。 曾经的职场,企业的薪酬涨幅和升职前景都很可观,培训也相对完善。 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高学历、高素质,一路向前。借助技术扎根、工贼行为、贵人相助、八面玲珑、工作狂模式等各种奇技淫巧,就能达到中层管理左右的水平,成功跨进九大阶层中的第五层,那个最舒服的阶层。并在中年时期寻找机会,退出职场,化身房东or自由职业/独立开发者,挪到同层级最舒服的地方去,成为大众和自己眼中的人生赢家。 而现在的职场,前人占据坑位的情况下,后来的新入职高材生们,已经基本没有任何机会。 即使这批人中出现了工贼之王、无尊严跪舔者等极端出卖自己的人,他们往往成为基层小主管也是顶天的了,中层位置堪称奢望,甚至情况更为糟糕,各行各业可能连小主管的位置也已经被瓜分殆尽……新入职的工程师们纵使名校硕博,他们能获得的也只是:某高校非升即走考核;某半导体厂一辈子基层996工程师;某大厂35不续签996基层程序员等岗位…… 他们没有任何错,他们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倾注了自己的理想,错的是这个社会。 而在职场之外,比如学校,具体反映就是各种鸡娃现象。 实际上,鸡娃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家长对内卷的焦虑,是内卷在家长身上体现后,家长反馈到孩子身上的一种负面表现。 在无法进入上层社会,以及无产阶级掌控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自己的阶层很难维持,有掉落的风险。为了保留住阶层,家长必然会在下一代的教育上非常急躁焦虑,否则阶层下降,家长一辈子的努力就宣告一场空。 此时,家长必然就会出现一些鸡娃行为,通过实际行为的执行,让自己的焦虑感降低。 不过,同样属于中下层社会,但是中下层包含了第四到第九层,不同层级的资源占有也不同,这意味着在无产阶级当中,无产阶级的一些层级较高的人,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更下层的资源抢夺过来,或者将来自上层社会的压力,转嫁给更低层级的人。 这种事例的典型代表,就是职场中的上下级矛盾,以及广大研究生博士生在高校面对过的民工待遇。
在职场,中层经理时刻面临着来自上流社会老板们的各种pua和不爽,他们为了缓和自己的情绪,会选择将这种负面情绪转嫁给基层的主管们。 而主管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转嫁给基层工程师,主管们有业绩压力,给基层员工画大饼就好了,主管们别骂了,对着基层员工往死里骂就完事了,而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 在高校,研究生博士生堪比民工般辛苦的生活,来自于高校对老师们的疯狂压榨。 高校的最高层(校长,副校长决策层)制定非升即走,论文指标等各种方案,逼迫高校教师们增加产出成果,而高校自己却几乎不提供什么支持帮助,堪称白嫖。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人的本能选择自然是将压力转嫁给别人,高校教师就是这样把压力同样转嫁给科研民工们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上下级文化和高校的科研现状与内卷无关,实际上,这些都是内卷的具体表现之一。 这时,有人可能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中下层的无产阶级资源放弃攫取更多资源,只保留满足自己心理要求的资源呢?实际上,这就是现在流行的躺平文化。 本质上,躺平文化正是在认清社会内卷的本质后,采取的一种消极行为。通过与自己和解的方式,放弃攫取过多资源和阶层上升的努力,并寻找一种合理的方式,停留在自身所处的阶层,同时保留的,还有自身已有的资源。 如果让我说出我的个人看法的话,这种方式实际上放弃或者让出了自己阶层上升、积累更多资源的主动权。但与此同时,这种方式也解放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不被过多的资源和大饼所牵绊,可以把时间放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实际上是内卷时代很聪明的做法。 而现在,在目测努力无望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走这条路,以至于躺平成了需要竞争才能获得的奢侈品,比好的工作还难以得到。 但是,这种躺平的做法可不是上层社会想要看到的! 一方面,由于躺平的人采取的是一种与自身和解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对他人也非常和平,这会极大地降低无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并驱使无产阶级内部冷静下来,发现上层社会掩盖的真相; 另一方面,躺平的做法会减少资源的增加,做蛋糕的速度会变慢,从而影响上层社会的利益。更为关键的是,在社会上层缺少上升机会,中下层却有阶层掉落风险情况下,躺平反而成了保留阶层,等待机会的最好方式。 很多躺平人士,一边早九晚五躺平,另一边却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着业余时间的学习,让自己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甚至是思想开化程度得到快速的提升!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有能力在职场外获取合法收入,彻底离开职场,成为了国内过得最舒服的人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上层社会会想尽办法,杜绝或者避免人们做出躺平的选择。 对于顶层设计者来说,国家的发展需要广大无产阶级的劳动,而躺平会延缓国家发展的进程,让很多良好的国家战略难以施行。 对于老板来说,他们需要无产阶级为自己工作,让自己积累更多的资源。主要方法有: 1、大力宣传优秀人物和事迹。 这是顶层设计者主要使用的方式。通过宣传,让大家认识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和好处,从而让一部分人拒绝躺平。 这是最温和的方式,而且在实际执行中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顶层设计者许诺的一些好处确实可以兑现,虽然不是非常优厚。 2、通过各种被动的方式,逼迫大家没办法躺平。 这是老板使用的方式,而且是吃相很难看的方式。 与此相关的就是各种996加班文化的泛滥,各种消费主义宣传。 和早期只有部分大厂996的工作制度不同,现如今的年轻人,面对的是全行业全社会的加班泛滥,这让年轻人极度绝望。在现如今的中国,只有大部分的外企、非基层的公务员、事业单位、部分垄断国企央企的工作人员能够过上正常上下班,有急事加班的日子。 通过996在各行各业的泛滥,劳动者几乎无法找到正常上下班的工作,被迫接受996的工作制度。而在996工作制度下,老板们可以获得超额的回报,而绝大部分劳动者的精力也在工作中被耗竭,除了刷手机看剧打手游,再也没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学习提升和人际关系拓展,甚至连和家人朋友聊天的耐心都没有,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消费主义的宣传,也是回收无产阶级拥有资源,实现资源向上层社会定向流动的方式之一。 这会使得无产阶级在996累死人的同时,自身感受反而变得越来越没钱,从而逼迫无产阶级在996的加班工作制度上再也停不下来,再也离不开! 在加班文化盛行、国内消费萎靡、剩余价值被老板拿走的大背景下,政府财政收入逐渐萎缩,这又会让财政收入越来越离不开土地财政,由此反映的就是越来越高的高房价,而高房价又再度打击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躺平的蔓延。 最终,加班泛滥和高房价形成了恶性闭环,如果没有节制,最后的极端情况,很有可能无产阶级在全年无休的情况下,工资收入还没有曾经早九晚五高,并且在高房价面前杯水车薪,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直接选择放弃工作,形成不可逆的社会萎靡,严重影响国内发展!
三、解决内卷及其衍生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两个因素 这两个因素:一个是资源的合理流动,一个是中下阶层的牢固保障,再一个则是整体资源的扩大化,简称做大蛋糕。 实际上,根据前两点的描述就可以得到结论,解决内卷及其衍生的各种问题,关键就是在于,让中下层级的无产阶级能分配到足够的资源。 但是,这部分资源被上层社会吸纳掉了,如何让上层社会拿出资源,这是个很头疼的话题。 先富带动后富,本质上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不是每个先富都是卢作孚、陈嘉庚这样的爱国企业家,让他们吐出资源,岂不是做梦! 不过,情况并非是完全的死局。有两点信息,所有无产阶级要明晰: 1、中国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国家,顶层设计者不会完全站在老板那一边,只做那个吃红利的旁观者。 顶层设计者作为上流社会人员,势必仍然要以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作为“大目标”来制定政策,实行监管。这意味着顶层设计者是要为无产阶级考虑的,而不能像老板们那样肆意妄为。 2、老板们作为自由的上层社会人员,却没有足够的权力。 这意味着,如果顶层设计者们认识到国家问题,并想要重新分割蛋糕的话,老板们没办法组织反抗。马云也不过最多是进行各种匪夷所思的讲话,吸引舆论,营造声势,但他改变不了顶层设计者的意见。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中国缓解甚至摆脱内卷的几种做法(实际上这也是中国正在做的): 1、采取反垄断,严格劳动法落实制度等多种方式,逼迫老板们吐出部分资源,缓解无产阶级资源过少、激烈竞争的现状。 如果关心时事政治的话,不看最终结果,这些事情其实中国早就已经在做了,而且由于年轻人躺平蔓延导致的生育危机,这次政策执行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这些做法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对年轻人躺平做法的妥协,以及保障国家发展活力的权衡。 毕竟,现在的低效加班文化会导致消费萎靡、创新动力不足、创业环境恶劣等各种问题,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 而年轻人不生孩子,几乎会断送掉整个国家的未来。 2、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领域的公平,让中下层阶层的广大无产阶级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 最近几年,国家严格规范教育培训行业,几乎以国家意志扼杀掉了整个教育培训行业,来保证教育公平,这也反映了中国的积极做法。 通过保障每个无产阶级拥有的最底线资源占有量,来达到大多数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从而也可以防止类似于鸡娃等现象的大规模蔓延。 3、寻求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只有通过科技发展、产业升级等方式,开拓新的市场,让国内蛋糕逐渐做大,并孕育新的风口,才能让所有人都能乘着东风获取自己满意的资源,甚至逆转中国存量社会的现状。 这是为数不多的国内各个群体,无论是顶层设计者,无产阶级,还是老板们都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领域。 因此,这一条的实行并不难。问题在于,科技发展到今天,很多领域已经逼近人类极限,难以再度提升。而大国间博弈,也会影响一个国家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布局。 实话实说,短期内这一条很难实现,中国可能要做好长期处于存量社会的思想准备! 对于个人来说,也有几点可行的建议: 1、在存量社会下,无产阶级最佳的生存策略是: 通过各种方式,无论是固定资产(房东or洗车行or餐馆等),还是稳定的副业渠道(自由职业,独立开发,网红博主等等),培养自己工作以外的稳定收入,以及离开职场稳定生存的能力。 这是远离存量社会下恶劣职场环境,让自己和家人一辈子幸福生活的最佳方式。当然,这条路很难,但是存量社会下,这条路值得大家试一试,因为收益确实非常高。 2、尽量靠近高薪工作,在职场环境恶化到自己难以留存、必须离开之前,赚取足够的原始资本。 如果大厂给你高薪的996的话,还是去试一试吧! 一方面,这是快速积累原始资本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你对自己的身体抗压能力、个人渴望的理想生活有清醒的认识,让自己对人生规划重新定位。 对于走这条路的人,需要在职场生涯末期(35左右),找到愿意接收你一辈子养老的下家,或者积累的原始资本能够支撑你一辈子衣食无忧,或者探索出第一条的路子。 3、如果你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走第二条中的路的话,在现如今职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逃离市场经济,加入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编制),垄断国企是个合适的路子。 通过牺牲一定的纪律约束和天花板的方式,换取一辈子的稳定和相对幸福的生活,而代价则是通过千军万马都想走的独木桥。 更为重要的是,这条路是稳定阶层,防止阶层下滑,并在下一代厚积薄发最直接的路子。 在缺少机会的时代,这条路可以稳定所处阶层,并以此为基础,寻求可能的发展机会,无论是个人寻求调动的机会,还是以体制内的身份,占据子女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相对优势的位置。 对于走这条路的人,需要容忍年轻时期体制内工作的低性价比,并培养自己着眼长远的心态,有司马懿的精神。
同时,这条路需要牺牲大部分的个人专业能力,对于天赋较高,能靠自己努力进入上流社会的天才少年(比如比尔盖茨,马斯克等),不太合适。 大家如有余力,我个人强烈建议可以在业余时间,尝试一下第一条路!

来自 加密禅师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的启示,中国重蹈更惨的覆辙|转载